香港法定古蹟及一級歷史建築簡介

香港法定古蹟共有27個,一級歷史建築共有24個。對於香港法定古蹟及一級歷史建築,您瞭解多少?一篇文章,介紹清楚。

香港法定古蹟

1881 Heritage為前水警總部,建於一八八四年,整組建築羣包括主樓、馬廄及報時塔(俗稱圓屋)。除日佔期間(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曾用作日本海軍基地外,一直為水警所用,至一九九六年止。主樓本為一所兩層高建築,後於一九二〇年代加建一層,主樓東南及西南兩翼為已婚職員宿舍。日佔期間於水警總部前草地下建有大規模地下通道。二次大戰後,為安全起見,地下通道被封閉,及重鋪草地。報時塔可謂整座水警總部最具特色之建築,為海港船隻報時,其作用於一九〇七年由位處大包米的訊號塔落成啟用後而消失。前水警總部為現存最古老的政府建築之一。於一九九四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古物古蹟辦事處為前九龍英童學校,是本港現存最古舊的英童學校建築。何東先生(後晉封爵士)在一九〇〇年捐贈一萬五千元資助港府於九龍半島興建新校,學校於一九〇二年四月十九日正式開幕。校舍為典型維多利亞時代建築,但是為了適應本港氣候環境,建有寬闊游廊,高樓面及金字瓦頂等。重修後,此處闢作古物古蹟辦事處辦公地方。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建於1918 年,在1966年前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會所設有當時最先進的設施,包括香港首個室內游泳池和設有緩步徑的運動場。1927 年,著名中國作家魯迅曾於會所內授課。二次大戰期間,這裡被徵用作防空救護隊半山區A 段總站,收容數以千計的難民。日佔時期(1941-1945),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曾被日本政府的文教課控制,推出日語及德語課程。1966年後,青年會總部遷至九龍窩打老道,會所便成為青年中心。

大樓坐落於填海區,屋基由數以百計的杉樹樁組成,於1912年1月15日由當時總督盧吉爵士宣告正式啟用。這座兩層高花崗石大樓,採用新古典主義派的建築風格,地面以愛奧尼亞式石柱環抱。最具特色的是中央部分的三角形山牆,山牆頂部矗立著一座希臘特彌斯女神蒙眼雕像,用以代表公義。大樓曾經在1985至2011年期間用作立法會大樓,並且自2015年起用作香港終審法院。

中環都爹利街的石階約建於1875至1889年間。石階兩端的欄杆上有四座煤氣路燈,是本港僅存的同類路燈,由原本為香港提供街道照明而開辦的香港中華煤氣公司繼續操作和保養。

中央裁判司署於1913年動工興建,翌年落成。原址為一所可能建於1847年的裁判司署,拆卸後便在原址興建現時之中央裁判司署。因為要建造大型的地下室,裁判司署之建築工程亦受到拖延。整座建築物十分雄偉,正面採用希臘復興式建築,建有宏偉的石柱,護土牆則以花崗岩砌築而成。裁判司署於1979年遷出,建築物曾為多個警察附屬之組織所使用。

大樓坐落於中環炮台里,建於1917年,前身是昔日的「拱北樓」。大樓樓高三層,而北隅建有一座圓頂的小教堂,整座建築以花崗石和紅磚蓋成,屬新古典風格。大樓曾先後用作教育署總部、維多利亞地方法院、最高法院、政府新聞處以及香港終審法院。

九廣鐵路英段於一九一〇年十月一日通車,位於尖沙咀火車總站興建工程於一九一三年展開,作為總站的一部份的鐘樓於一九一五年建成。火車總站於一九七八年拆卸,只留下鐘樓部份,成為本港的標記。鐘樓高四十四米,樓頂裝有一支七米高的避雷針構成其獨特外貌。

香港禮賓府昔日是香港總督的辦公室和官邸。這座建築物的建築工程於1851年展開,歷時四年完竣。禮賓府建成初期,附近尚未建有現今所見的高樓大廈,故海港景色飽覽無遺。禮賓府原屬英喬治亞時代建築,富有濃厚殖民地色彩。建築物曾經歷多次大規模修繕,最近一次工程在1942年日佔期間進行。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把禮賓府用作司令部,並委派日本工程師藤村正一於原有兩座建築之間加建一座高塔樓,把兩座建築物連接起來。在屋頂加上日式瓦片後,淡化了建築物的歐陸風味。這座典雅的建築物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官邸及辦公室。

香港大會堂於1960年竣工,是全港現存最早落成的大會堂,專門舉行官方活動和儀式。香港第24至第28任港督都是在大會堂宣誓就職。每逢皇室人員和新任港督到港,大會堂門前也會有儀仗隊列隊歡迎。大堂高低座之間的紀念花園,是為了二次大戰期間保衛香港而捐軀的士兵和市民而建,花園中央有一座安放著烈士英名名冊的12面紀念碑。此外,大會堂內設有香港首間公共圖書館和最早期的公共博物館。

19世紀末,香港的細菌學研究仍十分落後。直至1905年,第一所正式的細菌學院才在堅巷成立。這座典雅的紅磚建築,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改名為病理學院。後由衞生署用作醫療用品倉庫,現為香港醫學博物館,由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管理。

香港天文台建於一八八三年,坐落於九龍尖沙咀一小山丘上,屬殖民地式建築。一九一二年正式命名為皇家香港天文台。呈長方形的天文台樓高兩層,外牆經過粉飾,拱形窗和長廊都別具特色。隨著附近之新大樓落成,天文台各技術及職務部門已遷往新廈。不過,舊大樓仍為台長辦公室及行政中心。隨著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回歸中國,復稱「香港天文台」。

清真寺始建於1849年,為香港首座清真禮拜堂,俗稱「摩羅廟」。1915年重建,並保留原有之尖塔。該堂外形呈長方形,正門為拱形,四周設有阿拉伯色彩的拱窗。歷年來,該堂安置不少貧苦回教信徒於其鄰近地方居住。

九龍佑寧堂建於1931年,隸屬於英國倫敦會,是九龍首幢無派別教堂。日佔時期,日軍關閉教堂作馬廄之用。1947年,教堂恢復提供宗教服務,並進行大規模修葺。著名歷史學家施其樂牧師便是九龍佑寧堂的信徒。

建於1847年,廟內供奉文昌帝及關帝,是當時華人集會議事的地方。

中區紅棉路的舊三軍司令官邸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西式建築。這座大樓建於1846年,原名「司令總部大樓」,為德己立少將而建。約於1932年易名為「旗杆屋」。大樓至1978年前一直是三軍司令的官邸。現已改為茶具文物館,展出有關茶藝的文物資料。

中區警署內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是建於1864年之大樓,大樓原高三層,與域多利監獄毗鄰,1905年加建一層。其後,警署逐漸擴建。面對荷李活道的四層高大樓則於1919年加建,1925年,在廣場的西北端又增建另一所兩層高樓房,作為軍械倉庫。它與毗鄰的前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監獄,組成了一組標誌著法律及紀律的歷史建築羣。

舊灣仔郵政局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郵政局建築。這座曲尺形建築物坐落於灣仔峽道和皇后大道東交界,建於1912至1913年間。1915年3月1日正式開放作為灣仔郵政局。這是一座簡單的金字頂建築,山牆及灰塑甚具特色。現由環境保護署用作環境資源中心。

玉虛宮由本地居民建於1863年以供奉北帝。北帝又名玄天上帝,是北方之神,也是玄天界的最高統治者,被視為庇佑漁民平安歸來的神明。據說,廟內北帝像腳踏的銅蛇和海龜曾於日治時期(1941-1945 年)被人偷去。玉虛宮每年都會慶祝北帝誕。每逢「驚蟄」之期,善信也會到這裡祈福禮拜,求神驅走蛇蟲鼠蟻。

訊號塔坐落於大包米訊號山花園,由香港天文台於1907年興建,以擺放原置於附近前水警總部圓屋內的時間球。香港有兩座專為向海員和市民準確報時而興建的建築物,訊號塔是其中之一。

聖約翰座堂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西式教會建築物,於1847年3月11日由當時的香港總督戴維斯爵士奠基,並於1849年落成啟用。座堂曾於1873年局部擴建。日佔時期曾用作日本人會所,座堂因此受到破壞。戰後座堂委員會將建築物重新修復開放。

位於香港堅尼地道七號的聖若瑟書院的北座及西座於二〇〇〇年八月十八日列為法定古蹟。聖若瑟書院是香港其中一所教會主辦的學校。聖若瑟書院的前身是救主書院,於一八六四年由羅馬天主教會在威靈頓街開辦。一八七五年,六名喇沙修士會修士接辦該校,改名為聖若瑟書院。一九一八年,新校舍設於堅尼地道七號德國會所,即書院現址。書院的教學樓(即現北座)於一九二〇年啟用,科學樓或稱教堂樓(即現西座)則於一九二五年啟用。書院的北座和西座是該校僅存的戰前建築物。北座樓高四層,兩側建有鐘樓,一邊建有遊廊;西座同樣樓高四層,頂部建有塔樓。

中環和平紀念碑的造型乃仿照倫敦白廳區的紀念碑,兩者外觀近乎相同。和平紀念碑於1923年揭幕奠立,目的是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難者,當年碑文只有寥寥數字 The Glorious Dead (英勇就義);其後加上年份刻文1939-45 以悼念二次大戰的死難者。1970 年代,紀念碑刻又加上「英魂不朽、浩氣長存」的漢字碑文,以追悼二次大戰日佔時期為港捐軀的烈士。

梅夫人婦女會建於1914年,1916年9月12日正式落成啟用。婦女會初時只為單身的歐洲職業女性提供宿舍。但自1985年起,住宿的女性已無分任何國籍。主樓除宿舍外,還設有圖書館、閱讀室、課室等。主樓經歷多次改動,宿舍房間已增到28個。日佔期間,建築物為日軍所佔用,樓內的傢俬及圖書館內的書籍全失。二次大戰後,主樓於1946年重開使用,為職業婦女提供住宿地方。

根據天后古廟門前石獅子上的刻文,廟宇約建於一百年前。天后古廟是九龍最大的廟宇,由城隍廟、福德祠和社壇組成。廟內曾設有教學書院,由廟宇負責資助經費,自1897年至1955年關閉期間提供免費教育服務。廟宇初期由漁民和地主管理,後來改由商人組成的委員會負責。自1928年起,廟宇已交由東華三院管理。

域多利監獄於1841年落成,是香港開埠初期最先以耐久物料建造的建築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監獄內大部分建築物因受轟炸而嚴重損毀。當局進行修復後,於1946年重開。

舊上環街市原有南北兩座大樓。南座位於皇后大道中,1858年建成,1980年拆卸。現存的北座大樓建於1906年,面積比南座小,但設計比較緊密,建築風格屬愛德華式,角樓外牆有帶狀磚飾。大樓自鄰近的市政大廈落成後,於1989年空置。其後由市區重建局於 1991 年展開修葺工程,將之改建為傳統行業及手工藝中心。 於 2003 年再進行翻新工程,交由德藝會有限公司管理,並運用活化再利用的概念,增添主題餐廳及多家特色商店,成為匯聚古蹟、商貿、美食、藝術的香港文物。

一級歷史建築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曾是舊域多利軍營軍火庫,這座舊軍火庫為1843年至1874年間落成的域多利軍營提供支援。軍火庫由3座建築物組成,軍火庫 A 及舊實驗室於1868年落成,軍火庫 B 及南北貫堤(分隔兩個軍火庫的防爆破安全土堤)則在1901年至1925年間竣工。1979年,英軍遷出域多利軍營後,政府在該址興建了香港公園,舊軍火庫遂成為多個政府部門的工作間和倉庫。

香港公園觀鳥園教育中心前身是舊域多利軍營(華福樓),建於1840年代至1874年間,是英軍駐港的首批軍事設施之一。日佔時期(1941-1945 年),軍營曾被日軍佔用。戰後軍營經過大規模修復。1979年,英軍將域多利軍營移交予香港政府,部份地方於1985年改建成香港公園,華福樓則成為雀鳥育護中心(教育中心)。

原會督府於1848年落成,現址於1851年重建,部份曾為聖保羅書院舊址。現時是香港聖公會大主教辦事處。

藍屋位處灣仔石水渠街72號,是一幢具70多年歷史的戰前樓宇,混合了中西建築風格特色,而其橫樑、樓梯、扶手等不少內部構件,仍依然保留著原先的木製結構。藍屋樓高四層,因外牆被刷上鮮艷的藍色而命名。建築物內仍有居民居住,但部分住戶需共用廚房。

紅棉路婚姻登記處前身是舊域多利軍營(羅連信樓),建於1840年代至1874年間,是英軍駐港的首批軍事設施之一。日佔時期(1941-1945 年),軍營曾被日軍徵用。戰後軍營經過大規模修復。1979年,英軍將域多利軍營移交予香港政府,部份地方於1985年改建成香港公園,羅連信樓現已改作紅棉路婚姻登記處。

舊水務署抽水站工程師辦公室又名紅磚屋,建於1895年。這所裝有蒸汽機的煤燃設施是本港最古老的抽水站,遠於1890年由前皇家工程師查維克建議興建。二十世紀初,九龍水塘(建於1906 年)及其他水塘相繼落成,這抽水站失去其重要性。在1910和1920年代,抽水站改作郵政局。

威菲路軍營始建於1890年代,最初是印裔英兵的軍營,截至1906年止有25座營房先後落成,其後逐漸擴充,早年建造的簡陋棚屋亦拆卸重建。1910年,威菲路軍營共有85座營房,南端還有一座印度廟,供軍人進行崇拜活動。這所軍營於1967年移交給政府,前市政局在1970年接管軍營後,改建為九龍公園。大部份原有的軍營建築物均已拆卸,現時僅存 4 座舊營房已改作倉庫和展覽館用途。

藝穗會前身的舊牛奶公司倉庫原為冰窖,建於1892年,舊倉庫的面積只有現時倉庫的一半(南座)。1896年,牛奶公司將總部搬至主倉庫,其後陸續加入屠場、餡餅生產工場、牛奶分銷中心、零售冰粒雪庫、副食品工場及鍋爐間等設備。1913年,公司將倉庫翻新成為總經理住所。日佔時期(1941-1945),倉庫曾經被日軍掠奪一空。這裡至1970年代仍為牛奶公司總部。1982年,香港外國記者會進駐舊北座,兩年後政府亦將南座租予藝穗會使用。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前身是舊域多利軍營(卡素樓) ,建於1840年代至1874年間,是英軍駐港的首批軍事設施之一。日佔時(1941-1945 年),軍營曾被日軍徵用。戰後軍營經過大規模修復。1979年,英軍將域多利軍營移交予香港政府,部份地方於1985年改建成香港公園,卡素樓於1992年改作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洪聖古廟約建於1847年,用來紀念庇佑漁民的神靈洪聖大王。廟宇最近一次修葺是在1992年,經過悉心修復,1867年擴建的望海觀音廟內花崗石過樑終於重現本來面貌。洪聖古廟與大王西街及大王東街的街名息息相關,皆因「大王」正代表著洪聖大王。戰前,華人廟宇委員會已將廟宇的管理工作交予東華三院負責。

從皇后大道中伸延至堅道的樓梯街在1841 至1850 年間興建而成。隨著上環和西營盤的商業活動越趨興旺,不少中國人遷至樓梯街附近的廉租大廈。這條街為連接中區和山頂地區發揮極大的作用。此外,樓梯街附近的摩羅上街也有一個印度人社區。樓梯街沿途有不少歷史建築物,包括香港醫學博物館、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和文武廟。

皇后大道中172號是先施公司首間店舖的店址,該店於1900年1月8日開業。先施公司由澳洲華僑馬應彪創辦,他於1899年購入建築物,然後在該址開店。皇后大道中174-176號建築面向皇后大道中的外牆乃一百年前的唐樓常見的拱形長廊式樣。這類唐樓所採用的古典設計,與昔日中區富有殖民地建築風格的宏偉建築十分相近。

堅尼地道28號早於1896年已有首次轉售記錄,當時的買方是香港置地公司。1948年,堅尼地道28號與毗鄰的26號成為皇仁書院的臨時校舍,至1950年書院遷校為止。1950年,日本政府仍是該址的財產保管人,至 1954 年才將業權交回港港政府。1961 至1989年間,這幢建築物曾交予教育署與堅尼地道小學共用。自1980年起,這裡被列為「保管產業」,1990年代更成為中英聯合聯絡小組的會議地點之一。後來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辦公室。

中國銀行大廈曾是香港最高的建築物,先進的大廈設施亦冠絕全港。大廈所在的地段於 1947年公開拍賣,由中銀香港分行經理鄭鐵如以3,745,000元購得,價格之高傳頌一時。1951 年,中國銀行大廈落成,中銀香港分行便正式在這幢17層的嶄新大樓辦公,其後一直留在原址近40年,才遷往今日雄視中環的花園道1號中銀大廈。新廈啟用後,中銀的中區支行仍設於舊中國銀行大廈地下,直至1997年才遷出,1998年則轉租予新華銀行(香港)。2001年,中銀集團旗下各銀行企業合併後,新華銀行(香港)易名為中銀(香港)中環支行。

前中區政府合署建築群的三幢大樓均為戰後樓宇,分三階段建成:東座於1954年落成;中座及立法局會議廳於1956年落成;西座則在1959年落成。立法局於1985年遷往前最高法院大樓後,中座新翼亦於1989年擴建而成。座落下亞厘畢道的西座在1998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大樓均為低矮建築物,位處草木葱鬱的環境。建築群表現出20世紀初至中期盛行的實用主義建築風格特色。

砵甸乍街以香港第一任總督砵甸乍爵士命名。砵甸乍爵士在1844年5月離開香港,自他離開後,香港政府決定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條街道,以作紀念。由於整條街道由石板鋪成,所以不少本地人稱之為石板街。砵甸乍街相信是為方便運輸貨物和建築材料給附近的域多利監獄及中央裁判司署而建成。此外,砵甸乍街位於繁忙的商業區,於是吸引了不少商人沿著街道開設商店和攤檔。

玫瑰堂是九龍最古老的天主教堂,由香港天主教總堂區於1905年所建。當時尖沙嘴區的外籍天主教徒日漸增多,這些信眾多操英語、葡萄牙語和印度語,部份是1901年義和團事件後派駐香港的軍人,天主教總堂區遂興建玫瑰堂為這群教徒服務。1941年日佔時期,由於該堂的主管神父是意大利人,它才倖免於日軍的恣意破壞。時至今日,前往這裡參與彌撒的教徒多為華人。玫瑰堂在九龍社區十分活躍,附屬和關連該堂的天主教組織為數甚多。

聖安德烈堂是專為九龍區英語信徒而設的宗教會堂,1906年落成啟用。這所教堂獲遮打爵士(1846—1926)捐助建造經費,位處政府批授的官地。這些年來聖安德烈堂經過多次擴建,1909年加建牧師樓,而女傭宿舍和管理員宿舍則在1910年代初相繼落成。聖安德烈堂曾於1941年被日軍佔據,改為神道教神社,戰後才恢復教會服務和禮拜活動。1978年,新建的聖安德烈基督教中心正式啟用。

現時位於堅尼地道26號的建築物由香港的日資公司捐建而成。1935年左右,原本位於堅尼地道12號的香港日本人小學,遷往堅尼地道26號新落成的校舍。新校舍建有一個禮堂、四間教員宿舍和六間課室。二次大戰後,該幢建築物曾先後為多間學校所使用,包括皇仁書院、官立漢文高級中學、堅尼地道小學,以及香港國際學校。自1999年起,該幢建築物成為聖保羅男女小學的校舍。

位於鐵崗的聖保羅堂建於1911年,樓上是教堂,樓下是課室。聖保羅堂由林護、黃茂林、李維楨和史超域牧師攜手創辦,1938年歸香港聖公會直接管轄。日佔時期,這裡曾被徵用作日軍憲兵訓練學校。教堂所在的土地是由香港政府免費贈予士丹頓牧師,乃本港唯一不受政府批租規約管制的土地。

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又稱天主教總堂,建於1888年,由香港首任主教高主教創建。大部份華人教友均稱其為「大堂」,意謂「主要的崇拜會堂」。1941年日佔時期,日軍曾於堂址投下一枚炸彈,教堂因而遭受嚴重破壞;堂內的大鐘更被日軍拆下,藉以鑄造軍器。戰後,教堂立即展開緊急維修。1958年,教堂側興建了一幢5層高的天主教教區中心,作社區中心用途。

土地審裁處前身是南九龍裁判署建於 1936 年,最初稱為九龍裁判署,專責審理屬裁判法院司法範圍的輕微刑事案件,如非法擺賣。1941年至 1945年日治時期,該署曾是九龍區的日本憲兵總部,1957年更名為南九龍裁判署,其後一直運作至 1986年轉為司法機構中央檔案庫。

半島酒店於1927年落成,1928年正式開幕,旋即成為九龍區最熱門的富商和名人聚腳地。1941年12月25日香港在抗日18天後終於失守,港督楊慕琦在半島酒店簽署投降書。香港淪陷後,日本皇軍的酒井隆宣佈半島酒店為臨時行政指揮總部,並佔用酒店達兩個月。在日佔時期任香港總督的磯谷廉介亦在1942年2月至4月入住半島酒店,直至督憲府改造工程完成才遷出。1942年4月,半島酒店復業,更名東亞酒店。戰後,酒店沿用原名繼續營業,並先後於1960年代、1987 年及1995年進行了多次翻新和擴建工程。

醫院在1870年奠基,1872年落成,取名「東華醫院」,是取「廣東華人醫院」的意思,用以取代廣福義祠,收納貧苦垂危的患病華人。後因普仁街東華醫院不敷應用,遂於1933年進行改建,主樓於翌年改建完成,是本港歷史最悠久的慈善醫院。

資料來源: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古物古蹟辦事處

古物諮詢委員會

發展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